科技情報
-
「台灣是個不穩定的地方!」Intel執行長呼籲美國政府多多扶植本地產業,留住研發與技術
在Patrick Gelsinger先生上任之後,Intel可以說是動作頻頻,除了一改以往數年來的擠牙膏作風、迅速推出12代處理器之外,包括宣布且開始擴廠、開放代工等,總之,都是為了讓Intel重回半導體產業霸主的地位,因此一些商業戰、輿論、操作的出現也是無可厚非,但日前Patrick Gelsinger於Fortune Brainstorm Tech conference大會上的演講內容,便有點沒意思了,但這先得回顧一下事件緣由。 Intel已宣布將斥資200億美元在亞利桑那州設立2座晶圓廠,並預計在4年內趕上台積電與三星,但在近日美國政府對半導體產業的推波助瀾下,台積電獲得美國補助,即將在亞利桑那州鳳凰城投資120億美金興建晶圓廠,預計將在2024年起,開始生產5奈米製程晶片,而三星也於上周宣布,將於德州投資170億美元設立新廠。 對於亞洲兩大對手台積電與三星的投資力道,Intel似乎感到壓力山大,因此Patrick Gelsinger在甫落幕的Fortune Brainstorm Tech conference大會上表示:「台積電與三星赴美設廠的動作,可以分散產能集中亞洲的風險,但美國政府應優先投資本土廠商,需要掌握更多與半導體有關的產權,而不是大力補助外來企業,讓技術又再次回流亞洲。」 而針對中國對台灣日益頻繁的軍事活動,Patrick Gelsinger認為台灣局勢並不穩定,於演講上更直指:「北京才於本周向台灣的防空識別區派出27架次戰機,台灣不是個穩定的地方。」並且表示:「台積電與三星的半導體產業都有獲得當地政府將近30%至40%的企業補助,因此這意味著,Intel並不是在與台積電與三星競爭,而是與台灣、韓國之間競爭,如果美國政府沒有足夠的補助力道,Intel很難與台積電、三星對壘。」 我們可以理解Patrick Gelsinger對Intel重返榮耀的決心,對此,外界當然是抱持著祝福、鼓勵、期待以及等待,當然對我們玩家來說,更加是件好事,而以Intel的戰略方針來說,新建的半導體晶圓廠也大概將在2024年開始發揮作用,而台積電與三星此時將觸手伸向美國,設廠完畢的時間也與Intel差不多,如果放任不管,屆時即便Intel可以量產5奈米了,大概仍是趕不上台積電與三星,不難理解Patrick Gelsinger先生這些氣急跳腳的發言。 有意思的是,Patrick Gelsinger先生表示,台積電跟三星在美國設廠可以分散產能風險,但根據彭博社報導,Intel提議在四川成都增產、生產矽晶圓,預計2022年底量產,但拜登政府似乎以安全疑慮,否決掉了這個提議。 即使為了讓Intel重回半導體主導地位,但對比Patrick Gelsinger這兩波的發言來看,除了矛盾百出之外,似乎還有點亂了陣腳啊,且某方面說起來,原來全球其實都知道台灣一直都被中國打壓啊。(笑)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
NVIDIA打出一張死者蘇生,官網確認RTX 2060 12GB規格,傳下周開賣
先前站上報導過,有關的新聞,但那時依舊都只是傳聞罷了,如今依照NVIDIA官網資訊來看,RTX 2060 12GB的問世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了,而之前小編也猜測過上市時間為明年1月,但根據外媒報導來看,似乎是猜錯了,目前最新一手消息是,RTX 2060 12GB將在12月7日推出。 規格方面當然有些許不同,本次RTX 2060 12GB將基於12奈米製程的TU106 GPU核心,具備2,176個CUDA核心數、136個Tensor、64個RT;基礎時脈也略為調整,從1,365MHz調升為1,470MHz,但這邊要注意的是,超頻時脈卻從原本的1,680MHz變為1,650MHz。 而記憶體除了搭載12GB GDDR6記憶體之外,記憶體介面、頻寬都與6GB版本的RTX 2060相同,另外在功耗方面,RTX 2060 12GB為185W,比原先的6GB版本還多了25W,有興趣的玩家要多多注意。 至於售價嘛,先不說空氣不空氣、綁機不綁機的,2019年推出的RTX 2060 6GB版本定價為349美金,但RTX 3060 12GB的售價為329美元,前後代型號對照之下,如果前一代賣得比新一代還貴,這感覺是不是有點奇怪? 有消息指出RTX 2060 12GB售價約為300美元,依據NVIDIA目前混亂的產品線布局,或許RTX 2060 6GB與12GB,將會兩版本一起在市面流通,假設12GB版本售價約為300美元,那也許6GB版本將會迎來更低的價格,但如今形勢,即便雙版本發售,依舊也是綁機販賣、或者根本空氣吧?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
重回台積電懷抱?傳RTX 4000系列顯卡將採用TSMC 5奈米製程
由於缺晶片、礦工潮、黃牛肆虐等等原因,顯卡價格與供貨量一直起起伏伏,讓人好生為難,這也導致NVIDIA近期產品線的佈局相當凌亂,無論是現階段的RTX 30系列、還是傳言中的老卡新賣RTX 2060 12GB,都讓人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 但話又說回來,即使缺貨,但新的產品線仍是繼續發展,目前基於Ada Lovelace GPU架構的RTX 40系列顯卡,雖有間歇性地傳言洩漏出來,比方說單片裸晶設計,但仍是保密到家。 上個月中,AMD方面也確認了RX 7000系列顯示卡將會在2022年如期而至,根據消息透漏,明年台積電預計將量產的3奈米製程,有很大機率仍是在蘋果手中,因此5奈米製程便有更多的產能額度可以釋放,因此AMD也很有可能在RX 7000上採用台積電的5奈米製程。 不過不僅如此,根據DigiTimes報導,NVIDIA將回歸台積電懷抱、並將以神秘的Ada Lovelace GPU架構的RTX 40系列顯卡、以及Hopper架構的H100 GPU,採用台積電5奈米製程的消息。 先不說上一代A100 GPU也是使用台積電製程的事,下一代沿用同一家晶圓廠是合情合理的事,但以電競為取向的RTX系列顯卡來說,RTX 3000系列採用的三星8奈米製程,而下一代RTX 4000將跳槽至台積電的話,以Ada Lovelace GPU架構採用單片裸晶的方式設計,與相傳採用MCM多晶片封裝技術的AMD RDNA3完全不同,恐怕台積電在產能分配上,會有落差,且NVIDIA不一定會拿到好的價格,不過如果對比三星8奈米的產能與良率來看,RTX系列顯卡回歸台積電的懷抱,或許是個更好的選擇。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
回歸「電競」本業?Razer似乎正在開發一台搭載高通 Snapdragon G3x的掌上遊樂器
不曉得大家還記不記得Razer曾經是推出Razer Phone電競手機的,而且還一共推出過兩代,不過那也是2018的事了,時隔多年後,外媒取得了一張Razer自家產品開發指南的照片,貌似官方有意推出掌上型遊樂器來重返智慧裝置的市場。 還記得前兩天站上才提到Sony新專利曝光的消息,Razer蛇蛇就給了玩家新品的詳細資訊,從圖片來看,Razer的這台掌上遊樂器可能要比任天堂的Switch Light還要再更大一些,雖然沒有實際說明螢幕尺寸,但從特色介紹的部分可以確認會採用具備120Hz更新率的OLED螢幕,同時頂部還會配有一個支援1080P視訊功能的前置鏡頭以及內建6000mAh的電池。另外,螢幕的左右兩側還有相當大型的藥丸型開孔,推測應該是外放喇叭的位置。 然而最為特別的是,這台掌上型遊樂器將會使用高通的Snapdragon G3x處理器,目前有關於這顆處理器的已知消息相當少,但考慮到高通下一代旗艦手機晶片已經確認是叫Snapdragon 8 Gen 1,同時高通自己也曾經表示過將會開發能夠在效能上與Apple M1處理器相抗衡的產品,雖然還不確定Snapdragon G3x是否就是高通口中的「那個處理器」,但橫空出世的未知產品難免還是給人無限想像。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
讓14億人都興奮了,中國首張自製顯卡晶片「風華一號」正式發表
說到GPU顯示卡的晶片製造商,大家第一個會想到誰呢?是NVIDIA、AMD還是Intel(???),不論你想到哪一家,他們的共通點都是美國的企業,而在現今想要在半導體產業中自給自足的中國,一家名為芯動科技(Innosilicon)的公司,在不久前正式發表了號稱首款國產的顯示卡產品系列,風華一號。 風華一號在設計上採用12nm製程(代工廠商不詳),單晶片最高擁有5 TFLOPS的單精度運算和25 TFOLPS的AI運算效能,配備最高16GB的GDDR6X記憶體,連接介面採PCIe 4.0x16通道設計,可向下相容PCIe 3.0/2.0 x8,支援Windows、Linux、Android等系統平台,也能正常對應OpenGL、OpenGLES、 OpenCL、Vulkan、DirectX等主流遊戲開發語言,同時晶片還具備串接能力,可以串接多組晶片來構成一張顯卡產品,而官方也預計將會推出4款涵蓋高階與低階市場的產品。 官方把消費級系列中最高階的產品暫命名為「風華一號雙芯片桌面顯卡」,機身採非常有年代感黑、黃、藍配色的三風扇設計,頂部貌似還有電競必備的RGB燈條,配備了一組HDMI2.1、DisplayPort 1.4,核心的部分則是串接兩組風華一號晶片,擁有32GB 128-bit GDDR6X記憶體,供電則是採8+8 Pin設計。 定位為中階,有著奇特黑、黃、綠配色的「風華一號高性能桌面顯卡」在規格上將雙晶片改為單晶片,故記憶體容量下調為16 GB GDDR6X,功耗更是大幅下降到只要單個6 Pin即可,散熱也相對獲得控制,只需雙風扇即可,此外在影像輸出上,顯卡在配有一組HDMI、DisplayPort之外,還有消費市場近乎滅絕的VGA連接埠,這點在現今顯卡市場算是頗為罕見。 消費機最低階的「風華一號高性能桌面顯卡(半高)」使用了相當醒目的黃色配色,本身也是採單晶片設計,但因為經過大幅度的閹割,顯卡本身不需要額外連接電源,風扇也進一步縮減為渦輪單風扇的設計,顯示輸出則是配備HDMI和DisplayPort兩種。 而除了以上為消費市場準備的產品外,芯動科技也有準備為伺服器設計的「風華一號服務器級顯卡」,由於伺服器機殼的設計的關係,顯示卡本身將不會配備風扇,改走全被動散熱的設計,但不確定是否是工程版本的關係,官方展示的圖片居然是將一整組散熱器裸露在外面,沒有用任何外殼包覆,且還有配置視訊輸出埠,考量到一般伺服器顯示卡只負責運算,不負責顯示輸出(如AMD MI200、NVIDIA A4000都不具備顯示輸出埠),這樣的配置似乎顯得略顯多餘。 最後在實際效能上,官方在這部分基本是絕口不提,各家顯示卡廠商常見的3D MARK跑分、遊戲跑分通通沒有,因此只能從基礎浮點運算去推測單顆晶片的性能在「最理想」的狀況可能可以接近NVIDA GTX 980,但發表會上沒有任何跑分數據佐證以及中國過往相關的黑歷史來看,實際效能恐怕不是太樂觀…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
準備進軍手遊控制器市場?!Sony新專利曝光
智慧型手機當道年代,手遊市場也快速蓬勃興起,畢竟只要IP、內容以及營運方式夠吸引人,在龐大的玩家基數下加上各種課金、轉蛋機制,即便不少作品開發品質、成本不及PC、家機上的3A大作,營收卻可以超越好幾個檔次,因此讓更多大大小小的遊戲廠商願意投入手遊市場。 除了軟體之外,不少周邊硬體廠商也看準了手遊市場,畢竟手機螢幕本身已經不大,還要被虛擬按鍵占據部分版面,遊戲體驗或多或少都會受到影響,加上外接控制器的實體按鍵手感還是比虛擬的要好上太多,因此不少玩家還是會選擇外接控制器來遊玩,而近日外媒就發現了Sony新專利,似乎也要準備推出手機專用的遊戲控制器。 雖說目前的DualShock 4、DualSense本身就可以透過藍牙連接手機來遠端串流PS主機遊玩遊戲或是遊玩有支援的手遊,不過這樣的方式在沒有空間放置手機的情況下,除非額外購買副廠的支架,不然還是會有些不便。 而Sony這款手遊控制器則是採用類似任天堂Joy-Con設計,將控制器左右分開,中央可裝入整支手機,如此一來達到掌機化的效果,即可隨時隨地遊玩手機,不再受空間限制,雖然這樣的設計已經不是第一次看見,市面上早有許多類似產品,如Razer Kishi也是採用類似設計,不過Sony手遊控制器看起來似乎是直接保留DualShock 4的造型,對於已經習慣DualShock 4手感的玩家們相信是個不錯的選擇。 但講到這邊,也讓人好奇怎麼不是最新的DualSense外型而是上一世代的DualShock 4,或許是當初設計時就是以DualShock 4作範本?又或者是目前PS5缺貨,使用DualShock 4玩家還是占多數的緣故?但不管如何若到時真的問世,推出DualSense造型版本相信也只是早晚的問題。 其實Sony將自家搖桿投入手機市場也不是第一次,早在多年前手機部門還是Sony Ericsson時期就推出過自帶PS控制器的Xperia PLAY,整體相當類似PSP GO的滑蓋設計,不過或許是當年手機硬體還不夠力,遊戲品質、數量不如現今,再加上考量到手機厚度,不僅按鍵小、鍵程短,類比也改以觸控方式,整體手感與一般遊戲控制器還是有不小差異,最終可以說是以失敗收場,2代機也遲遲無下文。 如今Sony準備以周邊外接硬體方式讓PS控制器再度回歸手機市場,是會大受好評?還是重蹈Xperia PLAY的覆轍?實在令人相當期待,當然,目前僅僅只是專利圖曝光而已,究竟產品是否會問世還不好說。 資料來源: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
開放單獨零售?!德國零售商開賣公版AMD Radeon RX 6900 XT Liquid Cooled
在今年6月AMD正式公開了自製的水冷版RX 6900 XT顯卡,名為「RX 6900 XT Liquid Cooled」,在外觀上保留公版設計元素,但因為採用純水冷散熱設計,所以卡面上改用封閉式檔板取代原本的風扇,顯卡頂部還可看到水冷液並具有燈效,而搭配的是較保守的120mm散熱排一體式水冷來散熱。 規格上搭載了Navi 21 XTXH晶片,雖說與空冷版RX 6900 XT的Navi 21 XTX擁有同樣的計算單元、串流核心數,但Navi 21 XTXH擁有更好的體質加上水冷加持,基礎時脈便一舉提升至2,250MHz,動態時脈則更加提高至2,435MHz,功耗也來到330W;記憶體顆粒的通道頻寬也升級至18Gbps,讓顯示卡最大資料吞吐量可達576GB/s。 但可惜的是,官方當時表示這張頂級卡王僅提供給特定系統商,用來作為客製化訂製主機使用,無單獨零售,但近日有消息指出,歐洲DIY玩家們有機會可以單獨購買此卡了,根據外媒報導,德國零售商Mindfactory已經開始單獨販售PowerColor Radeon RX 6900 XT Liquid Cooled,也就是公版的RX 6900 XT Liquid Cooled。 售價1749歐元雖看似相當高昂,不過在這顯卡缺貨生態下,其實也只比價格炒高的空冷版RX 6900 XT再貴一些而已,對於沒有預算限制的旗艦玩家們來說,無疑是個很好的選擇。 至於台灣是否也有機會上市目前還未有相關消息,但以台灣空冷版的庫存狀況來看,雖有一些是可單買,但還是有缺貨、限組裝情況,RX 6900 XT Liquid Cooled或許一登場就很快成為空氣卡也說不定(笑)。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
沒有最貴只有更貴,AMD很可能要調漲RX 6000系列顯示卡官方售價
從去年年底就不斷延燒的缺卡問題直到現在始終看不到任何好轉的現象,使得買一張顯示卡不僅要拚人品,還要付出2倍以上的成本,然而現在雪上加霜的是,有爆料指出AMD官方已經通知下游製造商,將要把RX 6000系列的晶片價格往上調高。 根據爆料消息,AMD將要把Radeon RX 6000 GPU晶片的價格提高10%,換算下來,估計每張顯示卡的價格將會調漲20~40美金,預計會在下一批晶片出貨的時候實施價格調整。 而本次漲價的主因在於台積電先前已經全面調漲晶片的代工生產費用,其中RX 6000系列所使用的7nm製程在費用上提高了8%,加上現在全世界晶片產量嚴重不足,逼得各家客戶不得不拉高價格來確保自家商品的產量,更別說近期還有PCB板缺貨、貨運價格居高不下等因素,進而使得成本不斷的往上疊加。 根據外國媒體的計算,AMD顯示卡在11月期間的平均價格要比上個月高出約9%,其中又以大眾主流消費的RX 6800、RX 6700XT漲幅最兇,分別達到了13%與12%,有鑑於國外要進入感恩節、聖誕節消費旺季,搶卡的問題勢必會更為嚴重,再加上AMD原廠帶頭漲價,接下來的顯示卡可能又會再創下新的天價紀錄(抖)。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
玩遊戲不再是浪費時間,亞利桑那大學歷史系通關《世紀帝國4》拿學分
小時候在打遊戲的時候,除了遊戲方面的相關內容之外,總是或多或少會攝取到各層面的知識,不知道玩家們是否曾經在上課時,突如其想地覺得,如果這些課程內容出現在我正在玩的遊戲中,搞不好我會更有興趣,甚至可以拿到更高分呢? 近日,美國亞利桑那大學(University of Arizona)歷史系,便將我們這個小時候的白日夢變成了現實,只要通過《世紀帝國4》中的指定關卡,便能拿到該學期學分。 亞利桑那大學歷史系與微軟合作,學生們只要到由學校的遊戲社區入口中,連接到ageofempires.com,便能得知該課程學分的獲得方法,當然還有由歷史系主任、主修羅馬史的Alison Futrell與主修中世紀歷史的教授Paul Milliman,所編寫的Illuminated Histories,更有趣的是,這堂課完全沒有課本與考試,只要通過包含「諾曼征服英格蘭」、「英法百年戰爭」、「蒙古帝國擴張」以及「莫斯科崛起」的關卡,完成剩餘課程步驟,便能獲得學分,亞利桑那大學歷史系主任表示,該課程主要著重於學生們在遊戲中所獲得的遊戲與歷史體驗。 值得一提的是,非該校學生或者是一般玩家,當然也能玩到這些關卡,只是想拿到學分的話,必須是亞利桑那大學學生就是了。 不過將電玩打進課業裡面也有個隱憂,那就是並非每個學生都擁有足夠支撐遊戲的配備,但我們看看《世紀帝國4》的PC最低配備需求,處理器需要Intel i5-6300U或AMD Ryzen5 2400G、顯卡方面則是Intel HD 520或AMD RX Vega 11,解析度只要720P就能進行遊戲,這樣看起來,亞利桑大學歷史系的學生似乎不必太擔心自己電腦跑不動,只是未來如果有更多學校或課程,想要將電玩與課程像這樣結合的話,實在是不得不考慮學生設備的問題啊。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
電競筆電處理器迭代的時間提前了,Intel正式出貨Alder Lake-P到OEM產商手中
依照過往Intel產品的推出順序,新一代筆電處理器一般大都是先在上半年推出低電壓U系列產品,其後才會在下半年讓高性能的H、HK系列問世,不過這一次第12代處理器Alder Lake在筆電的規劃上卻打破傳統,決定讓H、HK系列搶先在U系列之前進行出貨。 Intel的執行副總裁Gregory M. Bryant在自己的推特上發出一篇貼文,表示第12代處理器創下新的里程碑,並將在今天(台灣時間11/23)開始出貨自家高性能行動版處理器(即Alder Lake-P)到相關的合作客戶手中!同時感謝所有的Intel處理器團隊和第三方合作夥伴的努力,讓所有一切的過程都能順利。 Another incredible 12th Gen @intel Core milestone: today, we began shipping our high-performance mobile processors to customers! Congratulations to our Intel teams around the globe for their hard work & commitment in delivering this product. #IntelCore pic.twitter.com/72Glbo4qZo— Gregory M Bryant (@gregorymbryant) November 22, 2021 從這篇推文我們基本可以確定,H、HK版的處理器距離正式上市的日期已經不遠了,小編個人猜測Intel很可能會在明年2022年1月8日的CES展上正式對外公開Alder Lake-P的詳細資訊,換言之各家新的筆電產品理論上將會在之後如雨後春筍般地冒出,恰巧趕上台灣的年終、過年檔期。 但為何Intel會選擇改變過往筆電處理器產品的推出順序,這點目前官方暫時還沒有相關(可能也不會有XD),不過以市場的角度來看,很可能是因為Apple M1處理器家族,特別是M1 Pro和M1 Max在效能表現上已經嚴重損害Intel的顏面,加上老對手AMD新的Zen 3+架構產品也在蠢蠢欲動,逼得Intel無法繼續坐以待斃,必須搶先推出新世代高性能產品來反制,好確保自己在筆電領域的地位。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最多人點閱
- 華碩ROG電競筆電2020展望:雙螢幕Zephyrus Duo 15、主打女性市場與eSports之Zephyrus M和ROG STRIX G15相繼報到
- NVIDIA GeForce RTX 3080遊戲測試效能揭露,據稱約比RTX 2080 Ti快30%!
- Intel 400晶片組家族、對應Z490主機板型號全都露,搭配10代Comet Lake-S處理器必備
- WPA3加密協定進入認證階段,最快2019年就會有實體產品推出
- NVIDIA官方公開創始版GeForce RTX 3080開箱,精緻質感包裝顯卡橫向放置
- 《Bloomberg BusinessWeek》彭博商業周刊爆料 美超微伺服器主機板 黑客門 被偷裝間諜晶片,《Apple、Amazon、SuperMicro》發表聲明駁斥 報導不屬實 精心編造
- 這時脈很瘋狂!據傳AMD Radeon RX 6000 Navi 21 XT時脈將高達2.4 GHz?!
- 購買RTX 30系列顯示卡前必先知道的兩三事:NVIDIA技術簡報 (下篇)
- 中華電信HiNet光世代2G/1G光纖上網來襲,寬頻網路速度再升級!
- 核戰開打!Intel第9代Core處理器即將來襲,八核心Core i9-9900K成新桌上型主流級處理器霸主!
- 筆電沒有網路孔?!你需要USB外接網路卡
- 疫情當前、連呼吸都要小心翼翼,讓Blueair告訴您空氣清淨機的挑選秘辛